2019年边缘计算概念比以往更受关注,甚至一度引发了长期资金市场的投资热,从技术到应用,边缘计算被视为是在
对此,大唐移动网络专家何珂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正常采访时称,边缘计算作为一种服务更贴近用户的解决方案,在许多行业尤其是IT行业早有应用案例,例如CDN就是典型的边缘计算场景。因此,目前业界聚焦的边缘计算更准确地说是“结合5G网络特点和应用场景的边缘计算”。
对于2019年边缘计算商业模式会不会进一步成熟,何珂表示,边缘计算技术能为客户提供更低的时延保证、更高效的带宽保证、更准确的位置保证、更可靠的隐私保证,有非常好的业务应用场景,但规模应用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目前边缘计算的部署仍以应用试点为主。2020年边缘计算的部署规模会逐步增大,会产生一些示范效应,但商业模式的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
经过几年的发展,边缘计算的发展业内有目共赌,并在2019年进入了收割之年。IDC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到2020年超过5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存储,边缘计算市场规模可超万亿。
不过ICT产业链对边缘计算的部署和应用保持着前瞻且理性的观点。“5G网络是基于场景化的网络,当应用场景出现的时候,5G才能发挥其线G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如此。”何珂的此观点也是业界对MEC发展的共识,对于何时会大规模建设MEC,何珂表示,现阶段还是要看To C市场的移动宽带业务对传输承载网是否带来真正的压力,以及to-B市场上出没出现与边缘计算技术强相关可复制的业务模式。目前业务层面的需求驱动力仍在酝酿,技术层面基本就绪,商业模式层面还在试水。
据悉,经过几年来与产业链的合作,目前大唐移动已与多个行业积极探索了边缘计算的应用及布局,发现对时延、回传带宽需求明显的应用行业对边缘计算技术表现出较强烈的兴趣,云游戏、VR直播、车联网等有望成为边缘计算最先落地的行业。
而随着试点规模的扩大,一些商用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边缘应用的商业模式、建设投入和利润分配的方法,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的冲突等,都是边缘计算真正商用时要解决的问题。”何珂总结道。
2018年ICT产业链在边缘计算上投入了史上最大的精力与资金,尤其是运营商的大力投入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热情。随着慢慢的变多IT企业和垂直行业客户的加入,边缘计算平台能力开放的呼声也慢慢变得高。
对于“共建网络或开放应用,采用何种形式开放边缘平台能力给垂直行业企业才能更进一步推进MEC”的问题,何珂坦言,这很难有明确的答案,不同的行业企业出于对安全、机理复杂度较高的专业化业务、已有存量接入方式等的考虑,会涉及到底层基础设施、业务平台、部署方式、管理模式等的差异化,可能会对应不同的建设方式。
在何珂看来,网络能力的开放,应该是基础设施、管道能力、增值服务和数据信息等各方面的开放。垂直行业不同场景对网络能力开放的需求也各有差异。技术层面的问题容易解决,但是一些非技术问题还需要探讨,例如当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网络和生产数据时,一些企业提出如果由于网络故障导致生产受损或者由于安全的问题导致泄密,责任如何界定等问题。综合这些反馈来看,网络的可靠性、数据的安全性对于to-B市场而言,其波及范围和波及深度要明显不同于To C市场。在从To C到To B的转变过程中,服务商要深刻理解客户的业务逻辑,基于应用场景来提供解决方案,同时还应明晰合作及责任界面。
尽管垂直行业被公认为是MEC最佳的实践场景,但要想真正让垂直行业客户意识到MEC的价值并采用该方案,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正如何珂在采访中所说,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的垂直领域企业,其应用模式已经基本固定,短时间很难被新技术取代,其网络站点平台向边缘平台延伸通常会规划在新的应用开发项目中,原有的系统基本不太会考虑向新平台移植,所以,在边缘计算部署的初期,垂直行业应用纳入网络共管和协同编排还面临一定挑战。
那么,垂直行业在引入边缘计算能力时,应该重点考虑哪一些原因?大唐移动给出了3点建议。
一是充分尊重客户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需求。技术层面应保证流经边缘网络的数据的私密性和隔离性,以及数据共享的程度和范围;建设方式及管理模式上应灵活多样,避免片面地追求统一管理;需要仔细考虑边缘计算的建设主导方、部署位置是在运营商机房还是企业内部,建设成本如何分担、归属和管理、合作等问题。
二是应支持边缘接入方式的多样化。基于行业业务特点、接入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成熟度、性价比等因素,以及对“存量”的考虑,详细情况具体应对。需要仔细考虑多接入技术的融合,但融合深度应循序渐进。
三是边缘计算平台有极大几率会出现多平台共存。目前通用的IaaS和PaaS可以覆盖一部分通用的应用需求,在企业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的变革过程中,还有一些对算力有特别的条件的业务,有极大几率会出现对异构计算的需求,这些也是值得考虑的。
之所以在边缘计算领域有布网、客户痛点的深厚认知,是因为大唐移动早在2015年就开展了边缘计算产品的研发工作。据了解,大唐移动推出的边缘计算平台SmartEdge承载于大唐自主研发的电信云平台DTTelecomCloud中,可以为运营商与企业客户提供服务的快速上线、内容的敏捷分发、用户的极速体验能力。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对行业领域的深入研究,大唐移动在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领域也形成了一系列完备的解决方案。
车联网是边缘计算的一个典型场景,在该领域,大唐移动也进行了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合作投入。目前在厦门,大唐移动已与厦门公交集团共同合作了厦门BRT 5G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系统,MEC与C-V2X技术融合,有效提升了车辆行驶安全和交通管理上的水准,促进城市交通智能。同时在重庆,中国汽研、中国电信重庆公司和大唐移动三方也将基于5G MEC以及车路协同等技术,对基于5G网络无人驾驶的六大应用场景进行测试。
何珂强调,MEC两大主要部分“网络功能和平台能力”都很重要,网络功能主要是支持多接入和基于业务的策略路由,平台要是提供边缘计算、存储和业务本地化部署。
通过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大唐移动发现,在To B市场,对安全敏感的行业客户,对生产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以及对工业生产设备的控制类业务都会自建、自控,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公网MEC可提供对应的网络功能和部分通用电信增值业务,如话音、集群调度、视频会议等融合通信;而敏感业务和数据平台由行业客户自建并与MEC对接。另外也可能由行业客户自建MEC,运营商开放相应的接口与之对接,如采油井以及智慧矿山场景。
“总之,对于To B市场,要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具体场景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多元化的建设、合作模式。”何珂建议。
随着产业链合作的深入,边缘计算即将进入规模部署阶段,网络处理的速度变快也更加分散,如何保证MEC的安全性也是非常关注的问题。但相对于传统的通信网络,边缘计算在组网架构、服务方式和运营模式上都有不同,这样一些方面都对安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是物理安全,边缘节点在部署位置、机房环境、部署数量等方面,更易受到攻击。因此就需要在机房建设、硬件选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考虑硬件的高可靠性,另外需要在规章制度方面,提高安全防盗、信息保密等方面的重要性。
二是平台安全,需要仔细考虑虚拟化软件、虚机/容器的安全和隔离性要求,对远程管理的数据需要有安全传输机制。对边缘网元(如UPF)应进行数据安全、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等保证,防止边缘应用通过UPF对核心网产生攻击。对于多租户应用入驻,需要保证租户和应用隔离,不同租户的业务、运维和管理隔离,避免租户间信息泄露。
三是应用安全,需要对入驻边缘平台的应用实施安全评估和审核机制,对应用的病毒扫描、安全漏洞检查、内容和信息合规等方面做综合检查。
四是能力开放安全,需要在边缘能力开放过程中,实施认证、授权、监控等,并做好应用的分级管理,把控授权的粒度和测量手段。
正如何珂所强调的,有效的安全机制,一方面能够避免引入边缘计算后对运营商网络和服务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除行业客户入驻边缘平台使用计算能力的顾虑,这些都是边缘计算部署和商用的必要前提。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举报投诉
行结果发送回设备之前,将捕获的数据发送到集中式系统做多元化的分析,会降低自动化速度。可以集成
,而这就使得设计出具备最大灵活性的产品,使其能够对市场新趋势做出快速反应这一点至关重要
完全返回云端再做处理,或者最终传输到云端的数据为脱敏数据,降低了隐私、机密数据泄露的风险,
基础设施的控制,拥有更多可管理基础设施也会增加攻击面。与保护正在处理的数据相比,保护利用互联网传输的数据(可以对其进行加密)通常要容易得多。因此,
的智能化水平不足,很多场景都无法实施。智能终端让很多数据和任务不必返回云端系统,部署深度大大
攻击者提供了目标,因而也是问题。对收集到的数据应进行过滤,只留下需要的部分,其余部分应尽快删除。这不仅能提高
,也能改善所收集数据的效用。识别潜在的敏感信息并禁止或限制其收集很重要。在
需求物联网(IoT)可被视为由多个电子网络组成,这些网络需要端到端的起始于器件级的分层
和无线服务等特性,实现多达万级的设备联网,为真正意义上的设备信息化提供数据的高速通路。IG902拥有强劲的
强大的Arm® Cortex®-M33 MCU运行频率高达250 MHz的Arm®Cortex®-M33内核32位MCU满足绝大多数工业应用的需求
是很严重的(个人觉得),烧写在epcs上的程序,只要用逻辑分析仪就能轻松实现程序盗用,nios也是同样的不靠谱,在flash当中,一样没有加密,会有
μC/OSII是基于优先级的可剥夺型内核,系统中的所有任务都有一个唯一的优先级别,它适合应用在实时性要求较强的场合;但是它不区分用户空间和系统空间,使系统的
监控系统试用计划:理由:本人热爱嵌入式技术,希望能够通过嵌入式智能技术改善我们正常的生活。希望基于鸿蒙系和linux统构建一个
设计。东芝将继续稳步将符合ISO 26262标准第二版要求的改进功能引入用于车载3相直流无刷的电机栅极驱动IC,未
摄像头(非常讽刺),甚至医疗设施。已经快速采用IoT技术的领域将是最脆弱环节 ;设备越智能则越不
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一直表现出国产不如进口产品走俏,但从使用功能或价格上往往都是国内产品具有自身优势,其最根本的原因是质量上逊色于进口产品。产品质量不仅是产品的性能,还包括可靠
引言拥有特权的恶意软件或者可以实际访问安卓设备的攻击者是一个难以防范的攻击向量。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应用程序如何保持
`1.灵活:导带非常柔软,电缆的弯曲半径的宽度的10倍。2.阻燃:导带拥有非常良好的阻燃
:导带是绝缘材料,电的条件下保证,导带不会泄漏外向电流,保证了设备的运行时
如何呢?请看南京研旭在本文内的具体介绍。 从使用的角度,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有的优点:1、分布式光伏发电可实现就近供电,不必长距离输送
是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基础要求,动力锂离子电池按照其在动力输出时的性能差异,可以简单划分为能量型和功率型。能量型动力电池通常具有比较大的容量,能够为用电设备提供比较持久
曾经有一项问卷调查是对10万名消费者做出详细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最关心的汽车性能是
不好的话消费的人都不会想购买的。其实全世界其它国家的消费者也是这么想的。各国为了更好的提高汽车
汽车电子关乎目前汽车设计的三大市场挑战:满足生态环境、更舒适方便、增强
。围绕解决这些挑战的系统和子系统正是目前汽车电子设计的热点和难点。而局域网、动力系统、电子控制单元和数字RFID的应用在改善汽车生态学、
实时嵌入式系统与网络的结合以及高可信覆盖网络的发展使得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
的设备先天就是不可靠的设备,反之亦然,其结果少则令人不便、多则导致非常严重的物理危害。&
、物联网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物联网的理念和有关技术产品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民生的所有的领域,慢慢的变多的穿戴设备、家用电器通过蓝牙
无形地进行,对用户的应用程序不产生任何影响或延迟。与AES引擎一样,MAA在没有一点CPU参与的情况下执行
门禁可让自助服务机柜的拥有者或管理者轻轻松松实现监控和控制,从门锁的电子及状态到可能被篡改的数据、阻塞情况及闭门状态等。整合优质的电子门禁解决方案不仅可提高
,还能增强机柜功能,并优化整机外观,使客户享受到极具吸引力的用户界面。
如何采用Zynq SoC实现Power-Fingerprinting网络
如何采用Zynq SoC实现Power-Fingerprinting网络
。其中包括两个 SN65HVD257 CAN 收发器以及可确保两个收发器收到相同数据的额外逻辑。特性较短的传播延迟和快速的循环
因素就给黑客的入侵和病毒的攻击留下了可趁之机。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它是对硬件系统的第一次扩充,同时给用户更好的提供一个更容易理解和进行
随着慢慢的变多的嵌入式设备接入网络并成为物联网的一部分,网络黑客们开始利用这些连接,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嵌入式设备必须提高
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相比其他工艺FPGA而言,处于主流地位的SRAM工艺FPGA有一些
控制1. 用户标识与鉴别2. 存取控制3. 自主存取操控方法4. 授权与回收5. 数据库角色6. 强制存取控制方法
的要求明显地增长。从核电站到医疗设施,无故障系统已成为部分应用的理想选择,也是其他应用的必备条件。例如,在传感领域,获取的数据如果不正确或遭到损坏,结果可能具有破坏
,甚至可能致命,具体取决于系统和所涉及的风险级别。那么现在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
C40驱动是AP和bootloader固件的分区,我们担心 一些极端情况下C40接口可以修改关键数据。由于我们项目使用的是FEE,所以代码中必须预留C40驱动。您有什么想法能加强代码
随着这个智能物联的时代不断前行,不仅仅带来无限的便捷,同时也带来了网络
RKE系统的实现方案,详细的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原理电路、软件流程设计以及实现编码解码的原理。
是设计物联网(IoT)应用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由于物联网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来进行通话,因此一切控制和状态信息以及私人用户数据都可能会暴露于风险之中。不
可谓是物联网(IoT)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从农业到医院、从智能家居到商业智能建筑、从发电站到交通管理系统,物联网系统和技术将触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设备通常用于过滤、预处理、存储或缓冲数据。而现在,新技术进步——如集成神经处理单元
设备通常用于过滤、预处理、存储或缓冲数据。而现在,新技术进步——如集成神经处理单元(NPU),它为
设备通常用于过滤、预处理、存储或缓冲数据。而现在,新技术进步——如集成神经处理单元(NPU),它为
设备通常用于过滤、预处理、存储或缓冲数据。而现在,新技术进步——如集成神经处理单元(NPU),它为